房天下 >资讯中心 > 社会新闻 > 正文

搁浅10年的拆迁让国际蒙医院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内蒙古新闻网  2014-08-20 00:00

[摘要] 一片没有任何标识的生活区,位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西南部的角落里。据徐正临介绍,这里主要住着徐家沙梁的50多户村民和东苗圃宿舍50户居民。

8月14日,呼和浩特市市民徐正临向记者反映:“我们住在大学东街国际蒙医医院附近,2004年这里经历了一次没有完成的拆迁改造,10年了,我们这里的居民每天都需要挑水吃,承受着1.2元/度的高电价,随处可见的垃圾堆挤占着居民的生存空间……这样糟糕的生活让人们苦不堪言。虽然我们居住在闹市里,但是我们这里却似乎成了被现代生活遗忘的角落。”

当日,徐正临所描述的家,是一片没有任何标识的生活区,位于内蒙古国际蒙医医院的西南部的角落里。据徐正临介绍,这里主要住着徐家沙梁的50多户村民和东苗圃宿舍50户居民。

老房拄拐棍

“我今年62岁,这个‘拆’字我已经等了10年,我还可以咬着牙再等10年,可是这已经住了30年的土坯房不知道能不能在风雨中挺至拆迁改造的那一天。”居民卢树莲指着自己的平房忧心忡忡地说道。

跟随着卢树莲,记者走进她家的小院,狭窄的过道只能通过一人,一个洗衣盆摆在过道上很占地方,要想过去,只能从盆上迈过去;低矮的屋檐,新旧不一的砖头构筑着卢树莲十几平方米的容身之所;走进屋里,室内光线非常暗,卢树莲告诉记者:“我的老伴半身不遂卧床已经22年了,由于房子的年头太长,我住得提心吊胆。为了防止房顶坍塌,我就用木棍撑着房顶。”顺着她的手指,记者看到一根直径五六厘米的木棍的上端顶着顶棚、下端支着床沿。卢树莲还告诉记者:“特别是下大雨、下大雪的夜晚,她都不敢睡得太沉,怕屋顶承受不住考验。”

卢树莲又领着记者走出小院,从屋外看她家的屋顶,屋顶上盖着好几层油毡子,油毡子上压着许多砖头,用卢树莲的话说:“盖这么多层油毡子,如果遇到大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为了防止雨水浸泡地基,卢树莲把房子的外墙体及院子周边的地面都用水泥做了简单的防护,“明知道这样做起不了多少作用,但是也是一种心里安慰。”卢树莲说。

卢树莲和老伴现在每人每个月有2000多元的退休金,可是老伴的医药费就要花去近半数的退休金。剩下的钱,除去日常开销,手里也就剩个千八百的。“手里怎么也得存点钱呀,以备不时这需。”卢树莲边说边搓着双手。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卢树莲有3个女儿。记者问卢树莲:“为什么不离开这套让她担惊受怕的房子,搬到女儿家住?”卢树莲却说:“3个女儿,家家有本难念的经,我不想给孩子们添麻烦。况且,每年这儿都有人来测量,总有小道消息说这里马上就要拆迁改造了。我想看着这里拆迁改造,没有过高奢望,只想等面积地兑换一套回迁房。”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这一片还有类似卢树莲家的土坯房住户近50户,这些平房有一个统一的名称叫东苗圃宿舍。很多这样的土坯房外墙体上都写有“此处危险”的字样,提醒着行人绕道而行。

高额电费吃不消

“家里的电饭锅很长时间没用了,除了日常用的电灯、电视、电冰箱等用电,其他多余的电器基本上都成了摆设。因为,咱这儿电费贵呀!现在城市里居民每度电的费用为0.43元,可是我们这儿每度电的费用为1.2元。”居民张凤玉无奈地说道。

居民刘宝俊说:“自从2004年我们这里被规划要拆迁,原来村里的变压器就被砸毁了。可是,拆迁并没有像我们预想的那样顺利进行,拆迁计划搁浅。为了维持正常用电,我们这些留下的居民集资,找来电工从一处私人的变压器拉线重新铺设了线路。也就是从2004之后,我们这儿每度电的费用高达1.2元。比正常的居民电费贵将近3倍。这里的住的都是老百姓,平时都是靠打工挣钱的,这看似不起眼的电费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所以平时我们都是掰着指头用电!”

垃圾逼近家门

“看看,这儿只要有空地就被垃圾抢占了。当一处被垃圾堆满后,人们再重新寻找空地倒垃圾,眼看垃圾就要进家了。”徐正临一边走,一边诉着苦。

记者在这里看到,至少有七八堆垃圾堆放点。据了解,现在的垃圾堆是2004年拆迁改造时响应的拆迁户的房子所在地。如今,房子早就被拆除了,而拆迁房无却成了垃圾堆放点。正如徐正临所说,有垃圾与居民的居所只有一墙之隔,有的垃圾与居民家的户门相对,这些垃圾正在侵占着居民的生活空间。

记者在村里还碰上了两位赛罕区的环卫工人,他们推着小车正在清扫垃圾,记者问他们:“你们不负责清扫这里居民的垃圾吗?”他们说:“我们只负责清扫马路上的垃圾,这里的垃圾太多了,我们也清扫不过来。而且,也没有人让我们负责清扫这里的垃圾。”

夏天,垃圾散发的臭味熏得居民从来不开窗户。可是臭味还是顺着门缝住家里钻,为了驱散难闻的气味,居民无奈之下长年累月在家里点卫生香。刘宝俊的媳妇说:“说真的,卫生香的气味也很呛人。不过,比那刺鼻的臭味儿闻起来舒服多了。”冬天,垃圾的臭味少了。让人痛苦的是如厕难。据了解,2003年,这里曾经建过一个公厕。可是在2004年要拆迁改造的喊声中,这个公厕被拆了。后来,有关部门给建了一个规模很小的公厕,但是由于清扫公厕的责任不详,这个小公厕用着用着就没法再用了。“我们这里也没有什么绿化,野草长得旺盛,男人们就在草丛里解决大小便;女人们在家里用便桶解决大小便。10年了,我们如厕就这样将就着,我们不能这样将就如厕一辈子吧!有没有一个部门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这里何年何日能够拆迁改造。让我们也有个长远打算,否则,这样的日子我们过得很茫然。”刘宝俊的媳妇说道。

家家户户挑水吃

卢树莲、张凤玉、张继明等几十户居民都要到离家不远的一处水源担水吃。

记者在张凤玉的带领下来到他们所谓的水源,是隐藏在土堆中的一个水龙头,一个小棚子掩护着一个简易的水龙头。张凤玉告诉记者:“2004年之前,我们家家户户用的也是自来水。2004年之后,这里的自来水管被挖断,负责供给我们这一片的供水主管道的阀门被关了。还好,村里几位了解供水管道布局的人从供水主管道接出了一条管道,修了这个水源,我们这才有水吃。”

可是每到冬天,张凤玉和邻居的吃水就变得困难了。因为水龙头和供水管道都是裸露在外面的,没有保暖措施,温度太低时,供水管里的水就会被冻住,前来打水的人只好用火把水管烤热,才能打上水。有的居民还特意从家里拿来被子把供水管和水龙头捂住,但是其保暖效果也不好。

张凤玉说:“我今年40多岁,腿脚比较灵活,每天挑水吃不是大问题。可是现在留下的不少都是上了岁数的人,有的行动不便,而且打水的地方还有坡度,这样挑水吃的日子对他们来说太难了。”

苦等拆迁10年无果

61岁的老云不愿意透露姓名,他在这里住了32年。用他的话说:“他见证了这里因一个‘拆’字带来的变化。我们这一片的住户主要以徐家沙梁西村村民和东苗圃宿舍居民组成,有百余户。”2004年,有关部门派工作人员来这里通知居民称,这一片马上要拆迁改造。部分居民因为补偿款的数额及住宅面积与开发商没有谈拢,致使当时的拆迁工作被搁浅。可是,由于当时这个“拆”字却引发了一系列动作,变压器被毁、供水被掐,居民生活垃圾没有人清扫、如厕难困扰着家家户户,一时间百余户居民的生活处在水深火热当中。

“当年也有一些住户拿上拆迁款搬走了。我们只是因为当时的小贪心,唉!”徐正临语气中透着悔意。据了解,当时这里的居民为了多拿一些拆迁补偿款,只要家中院里有地方,居民就在空地处盖起了房子,还有人在平房的基础上加盖二层。谁曾想,当年的拆迁改造工程竟然“流产”了。那些临时加盖的房子,现在也都成了隐患。

“这10年来,我们四处打问这里何时拆迁改造,终究也没有问出一个结果。而且,每年政府也派人来这里实地勘测,总给我们一种错觉:这片地方明年就拆迁改造。一等再等,10年过去了,我们这里的居住环境越来越差,生活不便之处越来越多,可是依旧没有等来拆迁改造的准确时间。”老云语气中透着无奈。

记者在采访中听到的的话就是,这里何时拆迁改造呀!我们没有过高的要求,只想做一名有房住的回迁户,届时有自来水吃、有正常的电用、有地方如厕、可以开窗呼吸新鲜空气、垃圾有人清扫……

 推荐阅读>>>

内蒙古新建保障性住房 必须绿色建筑一星标准

各地现点式弃房断供 炒房者负债过高无力还贷

负债和融资双向承压 大型房企打响现金保卫战

7月销售业绩再跳水 上市房企押宝“金九银十”

内蒙:要求各地加强城乡医疗救助经办能力建设

免责声明:凡注明“来源:房天下”的所有文字图片等资料,版权均属房天下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文中所涉面积,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建筑面积;文中出现的图片仅供参考,以售楼处实际情况为准。

房天下APP优惠多,速度快

买好房,就上房天下fang.com

关注房天下呼和浩特站官微

新房、二手房、租房、特价房大平台
相关知识更多>>
新闻聚合换一换
关于我们网站合作联系我们招聘信息房天下家族网站地图意见反馈手机房天下开放平台服务声明加盟房天下
Copyright © 北京搜房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Beijing SouFun Science&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版权所有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53-3010 举报邮箱:jubao@fang.com